作者:中國攝影報 發布時間:2021-11-09 15:49:53 來源:中國攝影報 【轉載】 編輯:影像中國網
【允許轉載,轉載時請標注來源和作者】
01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 李玉亮 攝
02村民唐宗秀歡快地扭起來 李玉亮 攝
03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 劉炎羽 攝
04楊維彥,顧家臺村人,承包兩個蘑菇大棚,年收入約6萬元。 劉炎羽 攝
05甘肅省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 魏文 攝
06元古堆村養殖區 王金國 攝
07湖南省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 張謹 攝
08獼猴桃豐收 張謹 攝
09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 張謹 攝
10直播銷售特色產品 張謹 攝
11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 原書勝 攝
12-2019年春節,掛滿紅燈籠的張莊村喜氣洋洋。原書勝 攝
13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 吉安市攝影家協會 供圖
14鄉村文化活動 吉安市攝影家協會 供圖
15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 秦銳 攝
16村醫袁玲幫村民通過遠程醫療會診。2019年4月,大灣村成為省首個5G村。陳力 攝
17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 張廷祺 攝
18養殖專業戶 于勇 攝
19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 劉秀英 攝
20原隆村有小學和初中,高中生周日要前往永寧縣城返校讀書。 劉秀英 攝
21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鎮長江源村 秦大云 攝
22村辦小學 周剛建 攝
23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 田成才 攝
24幸福合影 賀生勝 攝
25河北省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 袁玉勤 攝
26看,我們的光伏收入又增加了! 李瑞雪 攝
27山西省岢嵐縣陽坪鄉趙家洼村 趙文君 攝
28村民大部分搬到縣城的廣惠園小區。袁敏 攝
29山西省岢嵐縣宋家溝鄉宋家溝村 趙文君 攝
30脫貧戶劉林桃一家在鄉村旅游季打響了“老沈涼粉”品牌,收入倍增,成了遠近聞名的自主脫貧戶。趙文君 攝
31四川省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 阿克鳩射 攝
32火普村雪景 鄒森 攝
33四川省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 鄒森 攝
34傳統活動 阿克鳩射 攝
35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 廖禾 攝
36幸福快遞 馬培鈞 攝
37江西省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 鄧江華 攝
38田園生活里的潭頭村 劉念海 攝
39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馬鞍山村 陳真 攝
40收獲的季節 宮玉賀 攝
41河南省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 徐宏斌 攝
42收獲的喜悅 徐大遲 攝
43云南省騰沖市清水縣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陳歡 攝
44什么都好賣,小超市主人趙家海一家。劉正凡 攝
45陜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 侯若斌 攝
46《小木耳大產業》之一 解曉龍 攝金米村一組,貧困戶徐玉秀,全家4口人,勞動力1人,丈夫在床病20年,兩個孩子上學。
47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 馬楠 攝
48女人也有了工作 蘇澤軍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采取了許多原創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在建黨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從2012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先后深入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甘肅省渭源縣元古堆村等24個貧困村考察調研,推動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包括鳳凰縣在內的7個縣曾經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2013年11月3日,習總書記到湖南省湘西州考察時,先后來到鳳凰縣菖蒲塘村和花垣縣十八洞村,并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論述。從此“精準扶貧”的時代標語,從湘西州傳遍了全國。
為生動記錄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這一歷史性變革,向世界講述脫貧攻堅這一偉大實踐,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攝影報社、鳳凰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主題,策劃推出“足跡——24個貧困村的脫貧振興之路”攝影聯展及《‘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56個民族脫貧攻堅’全國攝影大展》,以影像獨特的力量展現全國各民族鞏固脫貧攻堅的豐碩果實和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念,以及奔向全面小康、奔赴美好生活的真誠向往。春華秋實,不負耕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與祖國同心同行,以更高的立意與格局,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將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匯聚國內外的優秀民俗攝影作品和理論研究成果,展現偉大祖國的美好形象與建設成就。
廣大攝影工作者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扎根人民、潛心創作,把鏡頭對準脫貧攻堅主戰場、主力軍,記錄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創舉、描摹當代中國發展以人為本的生動細節、展現各民族人民全面小康路上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詩成就。此次“足跡——24個貧困村的脫貧振興之路”攝影聯展精選了全國50余名攝影家與基層一線扶貧干部一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親身參與扶貧助困具體工作中所拍攝的優秀作品。24個曾經的“貧困村”作為影像范本,集結生動的影像展現“脫貧攻堅結碩果,鄉村振興譜新篇”的累累碩果,用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的作品謳歌中國人民在鄉村振興、全面小康路上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